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假如爸爸妈妈都在混,孩子又凭什么拼?

   日期:2025-01-29     来源:www.tflrsc.com    浏览:689    
文章简介:近期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个段子: 孩子因成绩不好, 又被母亲骂笨鸟。 孩子不服气的说:世上笨鸟有三种,一种是先飞的,一种是嫌累不飞的…… 母亲问:那第三种呢? 孩子说:这种最讨厌,自己飞不起来,就在窝里下个蛋,要下一代使劲飞…… 看完段子,...

近期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个段子:


孩子因成绩不好, 又被母亲骂笨鸟。

孩子不服气的说:世上笨鸟有三种,一种是先飞的,一种是嫌累不飞的……

母亲问:那第三种呢?

孩子说:这种最讨厌,自己飞不起来,就在窝里下个蛋,要下一代使劲飞……


看完段子,爆笑的是孩子,扎心的是父母。

 

可是仔细琢磨下,话糙理不糙。


其实身边还真有不少如此的爸爸妈妈。

 

一边望子成龙一边自我舍弃。


一边给孩子一个苛刻的生活,一边却对我们的成长没任何需要。


01

言传远不如身教

 

有人说,中国爸爸妈妈的神逻辑之一就是:只能比孩子,却不看看自己和其他人家爸爸妈妈之间的差距。

 

每一个孩子自出生就是一张白纸,充满了无限的潜能。


他会成长为何样,非常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爸爸妈妈的言传,尤其是身教。

 

之前看过一则新闻说:四川有一对夫妻,坚信存钱不如存人,于是一连生下11个孩子,并扬言只须有一个孩子有出息,全家人的命就改变了。

 

天呐,这是多么荒谬可怕的想法,又是何等自私贪婪的欲念。

 

孩子还没有长大,爸爸妈妈就等着让孩子背负全家,这种想法堪称泰山压顶的重担。


作为孩子,一想到要背负着十几只懒鸟飞,还飞得动吗?吓都吓去世了。

 

当然,这么极端想法的父母是个例。


但那种自己没丝毫进取心、一心只想坐等孩子背着自己飞的父母,还是不鲜见的。

 

邻居小诺是全职母亲,她的儿子才6岁,还没上小学。


但别看孩子这么小,她已经帮他报了五门课:钢琴、英语、书法、跆拳道、速算。


每一个周末,孩子不是在学习,就是在学习的路上;而她自己呢,不是看电视玩手机逛淘宝,就是串门唠嗑打麻将。

 

我曾问她为何给孩子报这么多班啊?


她的回答是:我和他爸这辈子差不多也就如此了,目前社会角逐这么激烈,孩子学得越多越好,以后才更有出息,大家家的将来可就指望他了!

 

我不了解她儿子若听到这番话,会是什么感受。


但同样身为人母,这种想法我不可以苟同。

 

目前的父母,其实都不吝于为孩子付出。


都想给孩子最健康的有机食品,最昂贵的衣服和玩具,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。


不少父母将此视为自己对孩子的全部付出,他们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钱都想,但唯独不想给孩子最需要的身教——父母的出色。

 

这里的出色,并非指你要赚多少钱,收获多大的事业。


而是指你的努力,你的奋斗,你的上进,你永远不舍弃自我成长的信念。

 

在这个全民学习的年代,假如你一个人都不进步不成长,要如何理直气壮来需要孩子呢?


为何要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?为何要做孩子的附庸?为何要把自己生活的价值寄托在孩子身上?

 

与其逼迫孩子出色,不如自己先成长。


02

维持自我成长

是对孩子非常重要的教育

 

在《幻乐之城》中,伊能静被问及为何来参加这档节目。

 

她说这缘起于自己和儿子爆发的首次争吵。


儿子期望上剪辑课,她却期望他上编剧课程。


儿子对她说了如此一番话:“你用你了解的事情来告诉我,你如何了解你了解的就是全部呢?而我了解你不了解的,我的将来你没去过。”

 

儿子的话让伊能静感到意料之外。


她忽然意识到,早就成家立业、名利双收的自己,过上了大家眼中的圆满生活后,无声无息已舍弃了自我探索和成长。


所以她在节目中如此告诉观众:“我不是来证明过去的伊能静,我是来开发一个将来的伊能静。”

 

为人爸爸妈妈之后,更要做好自己,努力成为孩子的好榜样。


永远维持好奇心,有所学,有所得,不断提高自己,丰富自己。

 

如托尔斯泰所说:


全部教育,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,归结到爸爸妈妈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健全上。


爸爸妈妈和孩子是各自独立的个体,理应各自成长为美好的样子。


爸爸妈妈对待自己、对待工作、对待生活的积极和努力,便是给孩子最好的“不言之教”。

 

杨澜感慨过:


“作为一名职业女人,我也曾困惑于怎么样平衡工作和生活。

后来我发现,对孩子而言,更要紧的是看到爸爸妈妈享受我们的工作和生活。

见到偌大的世界,带回有趣的故事,在孩子困惑时给予一些指导。

你如何做人,你的态度、行为,孩子都会尽收眼底。”

只有大家成为更好的自己,才能教育孩子成为更好的人。


不论处于什么年龄段,为人爸爸妈妈者,唯有执着地栽培自己,才更能享受与孩子一同成长的美好时光,也会让我们的生命走向开阔。


03

最好看的好的关系

是你在长大,我也在成长

 

有位老同学在小学一线任教多年,她仔细剖析过,自己教过的学生中,成绩出色的孩子,总是来自学习型家庭。


爸爸妈妈从小都比较看重亲子阅读和自我提高,孩子学习力强,状况轻松。


这种成长型的爸爸妈妈,自己本身处于热爱学习、享受自我成长的快乐状况,所以无需给孩子讲太多道理,孩子都会看在眼里,模仿一直都是他们的天性。

 

孩子总能从“你活源于我”中,学到“我也要活源于我”与“我该怎么样活源于我”。


“你是哪种人”远比“你为孩子做了哪些”更要紧。  

 

最新一季的《最强大脑》已开播,这个节目依然汇集了清华北大国外高校的各路学霸。


在前100强的竞赛中,高手云集激烈竞技,但最打动我的是一位40岁的爸爸选手。


这位爸爸参赛的原因非常简单——陪我们的儿子一块比赛。


在100强的竞赛中,父子两个都入围了。


一个出色的爸爸,培养了一个同样出色的儿子。

 

出色的家庭环境,就应该是一个一同学习的积极环境。


由于婴幼儿教育是一趟因果旅程。


爸爸妈妈是因,孩子是果。有哪些“因”,便结什么“果”。


当爸爸妈妈掌握从酒桌饭局、手机电视、麻将电玩等场景中尽可能抽身,愈加关注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,愈加积极投入亲子互动,一同学习,做好榜样,这无疑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礼物。

 

当你的生活,让孩子感到骄傲;那样孩子的将来,也会叫你骄傲。

 

所谓育人先育己。为人爸爸妈妈,诚当一生学习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